投稿须知
1.《山东交通学院学报》创刊于1993年,是由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山东省教育厅主管、山东交通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本刊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反映交通行业的科研成果,推动交通行业技术创新,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服务,为促进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学报》依托学校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以交通发展、交通科技栏目为重点,重点刊发交通领域(交通运输、智能交通、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工程机械、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物流规划及管理、船舶与轮机工程等的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稿件,跟踪交通行业发展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时反映教学、科研动态和成果。
2.征稿范围主要为:交通领域中的最新科研成果、科学技术研究前沿及发展趋势;重大工程项目创新设计、典型工程方案分析及总结;工程技术问题探讨、重大咨询研究报告等。
3.本刊对校内外稿件一视同仁,择优录用;对相关项目资助、教授、博士生稿件优先送审,对审稿合格的稿件优先发表。
4.投稿请登录我刊网站自动投稿系统,上传电子稿即可。电子稿只接收Word文档,不要投寄pdf等其它格式的文档。为确保联络畅通,投稿前作者需进行注册,请正确填写相关注册信息,特别是联系方式(电话、E-mail等),我们会及时回复稿件处理的进度,作者也可以随时登录查询或询问。
5.本刊实行严格的同行专家审稿机制。
6. 本刊拒绝一稿多投及在国外刊物上以外文曾发表过的稿件,以免影响本刊在国际数据库的检索。本刊在收到稿件之日起,3个月内将给予答复,3个月之后作者可自行处理此稿。来稿一律不退,务请作者自留底稿。
7. 稿件文责自负(包括政治、学术、保密等),但编辑部有权进行技术性和文字性的修改。本刊录用发表的稿件,需要作者转让部分版权,有关内容见网站采编系统中版权转让协议,如果作者有特殊声明或要求时请来稿时提出书面说明。
8.正刊投稿网站:http://jnjt.chinajournal.net.cn,通讯地址:济南市长清区长清大学科技园海棠路5001号山东交通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编:250357。联系电话:(0531)80687346,80687340。
9.格式要求
9.1 总体要求
稿件的具体写作要求:1) 来稿应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独创性、新颖性、交叉性和前沿性)或应用价值(实践指导性及增产增效性)。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层次分明、文字精炼、数据准确,图、表规范。2)每篇论文必须包含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邮政编码、中英文摘要(120~300字)和关键词(3~8个)、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及第一作者简介,并在文稿首页页脚处注明论文被支持的科技攻关项目或基金资助项目和相应的名称及编号。
9.2 具体要求
9.2.1 题目。一般中文应控制在20个汉字以内,如果论文题目过长, 可列副标题。英文也不宜超过10个实词,并且避免使用标点符号。
9.2.2 作者及工作单位。请标明作者的单位全称(包括部门名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单位名称与省市名之间以逗号分隔。不同工作单位的多名作者,应在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数字序号,并在作者姓名的右上角加注相对应的数字。例:
韩英铎1,王仲鸿1,林孔兴2,黄其励3,蒋建民3
1.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北京 100084;2.华中电力集团公司,湖北武汉 430027;
3.东北电力集团公司,辽宁沈阳 110006
9.2.3 摘要。论文摘要须写成报道性文摘,120~300字,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对应。摘要不分段,以文字叙述为主,避免使用公式,严禁使用图和表。
9.2.4 英文。译出文章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
9.2.5 关键词:标出3~8个能反映文章主题的名词术语,尽量选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中的规范词
9.2.6 中图分类号。依据《中图分类法》(第5版)标出论文的学科属性(也可以不标注)。
9.2.7 基金项目。在篇首页的页脚处注明收稿日期,论文产出自何种科技攻关项目或基金资助项目,并注明项目名称及编号,编号加括号。
9.2.8 作者简介。在篇首页的页脚处注明第一作者的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职称(职务),学位,主要研究方向等。
9.2.9 引言部分。主要阐述立题依据和理由,说明“为什么”要做本课题。具体包括四个内容:(1)本研究工作的起因和历史背景。(2)研究的主题、目的、意义、依据。(3)作者对本课题的独特见解、创新思路等。(4)本研究领域在国内外的最新进展、技术水平、结论成果、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等。
9.2.10 文章层次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引言部分不加序号,也不出现“引言”、“前言”等字样。正文部分第一层层次号为1、2、3、…;第二、三层次分别用1.1、1.1.1;同一问题的几个方面用1)、2)、…。
9.2.11 图表。文中图、表应有自明性,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
(1)图中汉字一律用宋体,数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希腊文用Symbol。图中符号应区分正斜体。
(2)坐标图。标值线位于坐标轴内侧;标值位于坐标轴外侧,与标值线对齐;标目位于坐标轴外侧居中放置;标目中,单位与变量符号之间以“/”隔开;有刻度的坐标轴不画箭头,无刻度的必须加箭头。
(3)图要有图序、图题和必要的图注。
(4)表尽量用三线表,有表序、表题和必要的表注。
9.2.12 正斜体。文中应为正体字母的外文符号,主要指计量单位符号、十进倍数的词头符号、数学运算符号、缩写符号、固定常数、特殊函数符号、标识性的上下标,其余为斜体。
9.2.13符号注释。请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数学式中字母符号的注释文字请连排,不要分行排。格式如下:式中 M为力矩,N•m;ρ为体积质量,kg/m3 ;F为力,N。
9.2.14 参考文献:
1)著录的参考文献应精选,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尤其是近5年的文献。
2)必须在正文中标明参考文献的引用位置,在引文处以“文献[ ]”或上标“[]”等形式标出。
3)文后参考文献表应按参考文献在正文中被引的先后顺序排序。
4)文献作者应写足3后再用等,如:王芳,刘敏,李红,等.国外作者的姓名,一律姓前名后,姓用全称并全部大写,名用缩写,不加缩略点。
5)参考文献的著录应项目齐全,特别是文献为期刊的其年卷期号和起止页码一定要齐全。
具体格式及示例如下:
文献类型标志代码:普通图书[M],会议录、论文集[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
电子文献载体和标志代码: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e)[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
(1)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 [文献类型标识].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码(任选).
[l] 甘特,辛达,凯力,等.AutoLISP12.0程序设计[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15-18.
[2] WOLF E L.Principles of electron tunneling spectroscopy[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243-318.
[3]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4]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2) 期刊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J]. 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5] 陈万吉,刘应曦,李万奇,等.拟协调元列式[J].大连工学院学报,1980,19(2):36-45.
[6] MAY O,MURALI P K.Interface magnetism and spin wave scattering in ferromagnet[J].Phys Rev Lett,1998,8(13):2876-2904<span style="color: black</body></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