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交通学院学报》校对细则
2013-12-18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校对细则
校对是学报编辑出版中的重要工作,是把好编排质量关的重要工序,同时也是编辑工作的继续和补充。为了搞好学报的校对工作,在出版印刷中少出差错,特制定本细则。
一、目的和任务
按照编辑修改过的原稿核对清样,消灭错别字,补齐遗漏,改正版式,统一体例,此外还要注意发现在编辑加工过程中出现的疏漏和失误。
学报校对的质量标准是差错率在万分之三以下。
二、程序和要求
学报清样实行“3校1查”(即1,2,3校和硫酸纸的检查)、每校三次的校对制度。
1校:1校是整个校对工作的基础。1校应该基本上消灭多字、漏字、错字等差错,特别是消灭多行、少行、串行、串段、另行接排及其它影响版面改动的错误。合理安排图、表的位置,注意版式是否符合编辑修改稿所批注的要求,包括标题、表题、图题、字体、字号等。
1校实行由责任编辑负责、3名编辑互校的制度。
2校:2校是1校的补充,除进一步消灭1校所述及的各种差错外,其重点是改正象形字、错别字和形体相似的字母或符号及1校的失误。注意数学公式和化学方程式等的排列位置及转行形式是否合乎编排规范。检查行距是否匀称,字距是否合乎标准。统一各级标题的字体、字号。进行版面格式的检查,检查图、表的位置是否适当并改正其格式上的差错。
2校由责任编辑负责,同时作者校对、3名编辑互校、责任编辑检查的制度。
3校:3校除按照前两校的要求进行校对外,重点是注意应改正的字及其位置是否正确, 应改正的错误是否改正,改动处的附近有无因改动版面而造成新的错误。对新增排的句、段认真核对。应该统观全局,对版面、格式、标题、层次、外文符号、下转上接、书眉、图表次序、参考文献、目次、页码、版权等进行全面检查,以求得全期一致。
3校实行责任编辑负责、3名编辑互校、副主编统校的制度。
如3校时扔存在较多错误,需要进行4校。
检查硫酸纸:检查硫酸纸清样有无漏行、串行、掉字、缺少书眉等现象和贴图的正误以及其它可能发生的问题。
三、校对方法
1、通常的校对方法有3种:即(1)对校(先看原稿,后看校样,逐字逐句地校对下去);(2)折校(将校样按行与编辑修改稿逐字逐句地校对,看一行折一行,随看随往下折);(3)读校(两人合作进行校对,一人读原稿,一人看校样)。由于学报公式、符号较多,且有上下角标、正斜体等,比较复杂,不容易读清楚,故以采用前两种方法为宜。
2、校对所用的校对符号按国家专业标准ZB1-81《校对符号及其用法》执行,校对符号使用要准确,文字书写端正,线路勾画清楚。改正外文字母应注出文种以及大小写、正斜体。
3、校对签名。校对者应在每次校样上签名,并标明校次,以防差错。
四、注意事项
1、无论何人校对,1校应根据原稿进行,不得离开原稿随意在校样上增补或删减。当发现原稿确有错误时,应先修改原稿,再改正校样。
2、当图、表、文字排版不当,需要改版时应考虑到既要保证版面安排的合理、美观,又要尽量减少改版的工作量。
3、外文、符号以及公式是学报中错误的多发部位,在校对时应特别注意。要注意每个外文字、词的字母有无错漏,各文种的正斜体、大小写、黑白体等在混排中要严加区别,校对准确;对数字必须注意上下的连续性,把有关的数字一起核对,次第和数序可连贯读校;注意公式、图表在文中的序号。
4、《中国高等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是稿件清样校对的依据,校后的稿件清样应符合规范有关条款要求。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编辑部